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会议上传出好消息,该院原始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取得多项领跑国际同行的原创性科学发现,产生了重大国际学术影响。这得益于该院实施的科技创新工程,这一工程由财政部和农业部支持,是第三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工程。
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前,由于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持,农科院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跟着钱走,什么地方给钱就给什么地方干什么样的事,形成了小作坊、碎片化、各自为政、小而全的局面,不同研究所之间的交叉重复研究十分普遍,不能很好地体现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作用。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改革原有的科研模式,并非一帆风顺。有的科研人员认为,经费稳定支持,不就是走“回头路”,吃“大锅饭”吗?是改革还是倒退?一些经费相对充足、小日子过得不错的课题组认为,就应该鼓励课题组自己寻找科研项目,他们担心稳定经费支持后,科研经费反而比以前减少。
农科院采取逐步探索,稳步推进的方法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著效果,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农科样本”。他们的做法给人以启示。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针对国家对农业科研的重大需求,将全院原有的1026个课题组调整优化成315个科研团队,解决了“大科研,小作坊”的问题,进一步凝练了科研方向和主题。
二是试点先行。在全院近40个研究所中遴选条件较好的研究所先行试点,鼓励大胆探索。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把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作为主设计指标;对从事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产品设计人员,则可按专利、产品、标准等的数量、质量和效益考核;对于成果转化人员,则按其推广品种、转化成果、转让技术与专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考核。这种科学合理的人性化考核评价,使科研产出成倍增加。
三是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和培训。在实施创新工程过程中定期不定期举行经验交流,各所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能使好的做法及时推广,也避免了一些改革再走弯路。
“十二五”期间,农科院共获国家级科技成果30余项,发表SCI论文接近8000篇,授权专利3700余项,是“十一五”期间的5倍多,审定农作物新品种470余个,培育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细毛羊新品种,北京鸭配套系、中蜜1号配套系和试验用小型猪近交系种群,打破国外畜禽品种垄断我国市场的格局。
中国农科院的改革实践证明,科技体制改革不是要不要改,能不能改的问题。与其被动改不如主动改,局部改不如全面改,晚改不如早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