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国际合作» 国合概览

国合概览

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自1979年建所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合作研究、技术培训和工程示范,推动相关领域的知识传播、技术转移与行业发展。援外培训是沼科所在国际合作中最为亮点的工作。

1981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沼科所成立“中国成都亚太区域沼气研究和培训中心(BRTC)”,成为沼科所开展国际培训的起点。2014年,沼科所被认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沼气技术研究培训参考中心,成为FAO在中国的五个培训参考中心之一,沼科所援外培训工作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3年12月,沼科所承担完成中国政府或国际组织委托的援外培训项目170余项,培训来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的120多个国家5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将中国的沼气经验广泛推广至非洲、大洋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以援外培训为纽带,沼科所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承担完成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国际组织委托的专项任务20余项,在印度、朝鲜、突尼斯、坦桑尼亚、萨摩亚、菲律宾等国家建有不同规模的沼气示范项目,其中,与全球环境基金(GEF)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开展的萨摩亚玻璃钢沼气池三方合作入选联合国南南和三方合作优秀案例,有力地推动中国沼气技术及产品“走出去”,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促进绿色农业、缓解能源短缺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建立成果援外示范样板,完成及推选的《“粮气循环”模式助力粮食可持续发展》和《通过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推动中国—菲律宾沼气可持续发展》2项成果,获得世界银行(WB)、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等机构授予“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占农科院2024年获奖总数一半。

沼科所与德国、美国、日本、瑞典、丹麦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在沼气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厌氧微生物资源等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关系,支撑了沼科所相关科研创新、技术攻关、产业示范和人才引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120多个国家的参训学员校友联络网。通过在“沼气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学术平台表彰国际合作突出贡献校友等方式,激励参训学员长期关心和支持农村能源技术国际化传播。

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训学员特点,以农村能源为主体,涵盖生态环境、发展模式、战略政策等领域,研究培训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编制培训教材,增强国际培训的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一是聚焦绿色发展、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方面,进行系统传授基础理论、实用方法和中国实践。二是强化沼气实用技术场景示范,增加各种类型沼气池现场施工、运行维护等演示和实操教学内容,提高学员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三是设置行业领军专家授课环节,邀请农村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院士与学员面对面交流,开阔受训学员国际视野,2025年,沼气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再次获批建设,继续纳入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序列。


国际合作大事件

1981成立“中国成都亚太区域沼气研究和培训中心(BRTC)”

2012年认定为“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4年认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沼气技术研究培训参考中心

2016年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20年入选“联合国南南和三方合作优秀案例”

2021年入选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亚太地区合作伙伴

2021年认定为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