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秸秆资源化利用创新团队报道了一种利用新型溶剂一步合成具有抗菌功能的磷吸附材料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复合与杂化材料(Advanced 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IF=21.8)。
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由葡萄糖-尿素-氯化镧组成的低共熔溶剂作为前驱体与反应介质,合成出生物质炭片负载的碳酸镧纳米线。所获复合材料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碳酸镧纳米线均匀分散其中。对高浓度复杂废水(沼液)和低浓度水体(池塘水)均展现出大于99%的磷去除能力。吸附机理研究表明,配体交换诱导的内层络合主导磷酸盐吸附过程,生物质炭片表面的含氮官能团可增强其对磷酸根亲和力。此外,该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99.99%。
秸秆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团队2022级硕士研究生杨丽君为第一作者,代立春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22YFN0029)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21-BIOMA)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42114-025-01397-9